这场疫情是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吗?

2020-02-15
新闻来源: 贵州省汽车流通协会
查看次数:1095

疫情猛如虎,2020年2月1日贵州省汽车流通协会、贵阳市机动车流通行业商会,及时就疫情对汽车流通行业的动态影响情况,对全省汽车流通行业(代表性企业/商家)展开针对性的网络问卷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8份,参与率85.3%,很大程度的反应出疫情之下的行业特性: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对未来市场走向心存忧虑,政策指导性不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企业体现出的担当和责任。

 

 二、全国及我省汽车市场现状

1月份受中国人最注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因素影响, 正常营业时间仅有20天左右,理论上讲产销同比下滑约为30%。通常经销商有部分订单可于节后(2月份)续交付,稍稍部分补充该月的任务量。

新冠病毒疫情始发地湖北武汉”是中国四大乘用车基地之一聚集了部分合资及自主品牌车系,还包括博世、伟巴斯特、法雷奥、采埃孚等主流零部件生产商(世界汽车零部件前20强企业受疫情影响目前多家跨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都安排撤离外籍在华员工以及延迟或取消工作计划。部分汽车企业正制定暂时停产、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决策。

疫情的发生迫使汽车生产厂家计划进度和产能下降。按官方要求复工时间计算,整车、零部件企业延迟复工导致较往年平均少开工10天(湖北地区更久)目前,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复工刚刚开始,不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期也要求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在中汽协统计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至2月12号,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32.2%。据业内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同比整车减产量约32%,乘用车下滑35%。部分车企人士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平稳,产能以及需求会逐渐回升,低迷的态势将在三月底出现回暖拐点。

目前汽车购销需求处于抑制或混沌状态,疫情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大,产销量将出现下滑是不为争的事实当然疫情结束后,抑制购销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业绩上扬,全年也或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2020年度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18-2019年连续近两个年度以来持续,大环境经济下行的压力,使得中低收入人群的购买能力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厂商都在期盼着2020年汽车购买力能逐步复苏的情况下,这次疫情的突袭使得形势更加的不明朗,短期内汽车总体购买需求能力是低迷的长期发展来看,新冠疫情的出现可能加速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优势企业或将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进而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省汽车流通行业,其年度计划也受到相应的波及。从正常复工时间1月31日(农历初七)开始至2月10日,全省汽车流通行业(汽车4S店、汽车综合销售店、二手车销售店、汽车修理厂、汽车配件和精品店)都全力响应配合政府防控疫情的相关部署和安排,不断推迟正式复工复产的时间节点。

复工的现状:基于复工备案及相关条例的要求(需要准备提供口罩、消毒剂、体温检测仪等,而目前这些防疫物资市面稀缺不易采购)多数企业暂时无法完全达到和满足;员工所在住地也有相应防疫管控条例和出行要求(如出行佩戴口罩、存在上班期间或可能受染的担心、铁路公路等公共交通还未恢复顺畅);客观存在的人群疫后心理及生理的调整趋和时间。目前,全省汽车流通行业基本上都未完全正式复工营业,至多只是安排少量保障性岗位轮职。综合性预估我省汽车流通行业链停摆时间很可能会延续到三月下旬。

     同时也突显一些问题:汽车流通行业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的巨大隐患。受复工延迟的影响,企业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仍需支付,极大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本次调研结果表明,行业中的二手车商家,汽配零部件商家受的影响更大。


三、危机之下的转变破冰

私家车一直给人予安全、便利感,多数消费者认为使用私家车在疫情情况下出行,能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交叉感染,甚至是有效的隔绝。假如撇开经济能力不说,于疫情过后将有部分人群会考虑马上购置汽车,或考虑预算及购置计划。疫情的出现也会让人们对选择共享和网约汽车出行进行重新的审视,市场青睐资本,但更存在于消费者的观念。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环境经过15年的连续增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千人保有量已经从十几辆增长到如今的1502018年至2019年连续近两年的市场下滑,汽车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竞争时代。所谓疫后“报复性”的市场增长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严峻形势之下的汽车企业,如只寄望于“以不变应万变”,结局要么是坐以待毙,要么是被集团型企业“和谐”。现实中大多数厂家和商家都已经开始陆续拿出自己的应急方案,推出更多的客户关怀措施尝试(线上/线下)非接触式营销模式等一些商家还每日进行门店消毒,保障营业时段进入客户(员工)的安全,以打消消费者进店购物的安全顾虑。一时间在线看车、上门试驾、在线订购、在线用车和上门维修保养服务变为现时的营销手段。但即便目前出行不便,也只有较少数的消费者会选择线上购车,而绝大数消费者则选择在疫情结束之后自己去4S店购买。毕竟在中国汽车还属于大件商品。

再者,汽车行业电商的发展存在诸多利益冲突的阻碍。目前汽车行业电商平台虽然有信息透明、价格较低、服务便利等竞争优势,但也客观存在品类不全、服务缩水、易现纠纷等,导致最终盈利困难。客观讲此次疫情期间电商便捷安全的可以直接触达消费的营销平台,尽管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但不为是一个机会。至少“警促”汽车行业对市场变化作出主动出击和未雨绸缪的思考。比如92%的网友认为汽车应该配备更为先进的空气净化系70%的网友认为汽车应该配备常规型急救包,其中包括防病菌口罩。


四、全省汽车行业的信心和困难

通过对疫情期间行业的调研表明大家都有着相同的共识:“国家之难、同胞之苦”感同身受;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的相关部署和安排;有坚定的共度时艰的决心和意志;相信经过3-5个月的全民战“疫”之后人心必将屹立不倒市场将回暖如常。一些企业商家还顺势放缓步伐,深入学习探讨发展转型思路。

同时,行业也面临诸多实际问题的困扰。比如希望政府已经出台的各项扶助措施快捷和到位,如减税申报兑现、贷款审核批复等等;及早最大程度的恢复物流配送等供应链环节,使企业及时补充产品资源为客户配送商品;一定的疫情防控资源供给,保障客户(员工)出行购物(工作)的安全;切实考虑对资金周转匮乏,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的企业,提供对口低息贷款支持开辟行业信息专业化的汇总和直达通道,让全省汽车行业市场发展信息能更好的动态专业化呈现。

五、结语

2019年上半年开始,国家和当地政府已经出台多政策支持汽车业发展,“取消摇号限购”等政策。但收效甚微。甚至行业人士热议的“减免汽车购置税”大招的再启动,也极可能是“刻舟求剑”。

今天的中国经历了70年的风雨历程,汽车产业和行业也经历了不断的迭代升级,消费者早已经不再只满足于简单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行业快速发展到峰顶时需要回到营销的初始: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需要有提纲挈领的预见性、全球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理念。







        贵州省汽车流通协会

 贵阳市机动车流通行业商会